馮雪梅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5年01月03日01版)
  作為一個敏感詞,“房”一旦出現,便一石激起千層浪。
  前兩天有報道說,中國社科院的調查報告顯示,如果要背沉重房貸,過半90後大學生或職場新人寧願不買房。若有一筆相當於住房首付款的資金,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會選擇創業,或做更有成就感的事情,而不是買房。
  報告引發了“90後不買房是觀念進步”的評判。不過,該觀點馬上遭到質疑:90後到底是“不買房一代”,還是“買不起房一代”?
  隨後,《中國青年報》報道:住房問題是青年就業者的第一大煩惱。一項針對北京青年就業者的調查顯示:近2/3的人租房或住集體宿舍;租房者平均每7.2個月搬一次家,59.3%的人贊同“租房是其瞭解社會陰暗面的第一課”;扣除房貸和房租費用,受訪的3個白領職業群體青年,月均支出1000多元,僅夠維持基本生活。
  現實條件下的生活狀態,會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觀念和選擇。房價高、收入低、不願房貸壓力影響生活質量、家裡有錢不缺房……這些,都可能成為90後們不買房的理由,說他們是“不買房一代”為時過早。若說觀念的改變,恐怕在於:買房不再成為年輕人最為重要的人生選擇,如果有錢,他們更願意創業,或者做其他有成就感的事。
  曾經有報道說,高房價正在壓垮中國的年輕人,他們為此而放棄闖盪的青春,創業的夢想。輿論也曾關註:為什麼年輕的一代,未老先衰暮氣沉沉?其實,責怪年輕人“求穩怕變”,不敢“闖”和“創”之時,除了希望他們改變所謂的“觀念”,還需要給他們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,當他們從理想的高空跌落之後,能有一張兜底的“安全網”,接住他們。
  房子便是保障之一。在城市裡為夢想打拼的青年,應該有一個小小的居所,有一張安穩的床。他們可以不買房,卻不能居無定所。這是生存的必需,也是他們有勇氣創業,追求夢想的支點。
  對於懷揣夢想張揚青春的年輕人而言,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,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,遠比“你要奮鬥,要創業,要敢試錯”的號召管用。一個年輕人在大城市闖盪,他需要一個落腳點。他付不起很高的房租,住不起單獨的居室,黑中介的欺騙,房主的隨時毀約,管理部門禁止“群租”的規定,種種麻煩疊加起來,可能很快就毀了打拼的夢想。當“住房嚴重影響了青年的生活狀況,給他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”時,他們還有多少勇氣執著創業?還有多少膽量為自己的標新立異驕傲?
  短期之內,房地產市場畸形發展所導致的諸多問題,很難發生根本改變。高房價導致高房租,租戶與房主之間的信任缺失,房屋中介市場的監管漏洞,相關保障政策的不健全,都給“無房青年”帶來麻煩和困擾。他們很難享受到廉租房,在高房租的壓力和不斷搬家的動蕩中疲憊不堪。改善租房青年的生活狀態,減輕他們的壓力和負擔,迫切而重要。
  確實,起步之初,一切艱辛,可起碼,該有一個安身立命之處,一個容納夢想的“小窩”——即便是喬布斯,也需要一間不被打擾的車庫創業。社會管理政策的設計,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,都應該給打拼的青年更多的扶助和支持,為他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,讓他們更少顧慮,更少束縛,更從容地追求想要的生活。  (原標題:給打拼青年一張安穩的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jqdqkzxqtw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